——东滩矿创新党建工作发展扫描 lyLdJ>B) 3
搞活载体、创新形式,发挥先锋典型作用,使党建工作呈现出内涵丰富、蓬勃发展的深入态势。近年来,东滩矿各级党组织主动关爱职工促和谐,使群众得到了“心贴心、零距离”的服务;众多优秀党员带领职工岗位建功促发展,为东滩矿的高效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 r-#Nr^s"
UEZg>bi
榜样引领聚集正能量 (+]+Q6P
Ws6?{
元月17日,在东滩矿七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分别对2012年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六化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创新工作实践优秀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红旗青年突击队、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和劳动模范、十类明星人物代表、安全生产先进代表进行了表彰奖励。 zjL7Z\xN:
oDlsQ
以真实的典型感染人、以身边的榜样影响人,激发正能量,聚集善效应。近年来,东滩矿把评选、学习、宣传道德模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区营造了人人向善的浓厚氛围,为矿井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道德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 #_`HZ)T
=~5x~
以首届感动东滩人物(事件)为例,这个矿把群众推荐、群众参与、群众感动、群众认可作为活动的重心和主体。在评选过程中,及时向干部职工公布评选标准、办法和程序,让职工群众参与到推荐、投票、监督的全过程,最终评选出十大感动东滩人物(事件)。当一位位“感动人物”相继揭晓;一段段故事拨动最柔软的心弦,晶莹的泪花启开了眼帘,我们听到了感动在温情的吟唱…… SRV\?!4
2oCXW/X
以“六化目标管理”为总抓手,自2008年开始,这个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服务)、节能降耗”等十类明星的争星创优竞赛活动,广泛发动职工,寻找、推选被职工们接受、认可、信服的典型,增强典型的生命力,并通过自办媒体《兖矿东滩》向职工公示并参与评选。4年来,共表彰推出各类明星近300人次。 >Z+%/ *u
;T
}2i
“公开承诺”让群众的方向更明 zqPK3bJ]
XLg
“我们支部承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完成矿井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我承诺我带领的班组实现零违章,零事故”……”这是东滩矿党支部和党员个人公开承诺书上的内容。 A
9$W|{e
M1q/E{)m|F
如何让每个支部和每个党员发展有方向,东滩矿通过在全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承诺、评诺、践诺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内在动力,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引导群众发展方向的中坚力量。 -u@:w
#9-/2P
东滩矿党委书记姚秀通说,“每个支部、每个党员每年要为群众办哪些事,都由自己提出来,利用公示栏将党支部和每名党员公开承诺的事项一一列出,同时每个月党支部和党员的评比结果也公之于众,这样承诺了哪些事,做的怎样,一目了然,也激发了每个党支部和党员全力践诺和履职尽责的积极性。” kHdYtXtj
dLwFm6.
依据岗位职责作出公开承诺,是东滩矿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环节。他们要求每个党支部和党员必须根据岗位职责、中心工作全力、群众期盼等,严格按照“个人提出、组织讨论、正式确定、对外公开”四步骤作出具体承诺,对承诺事项条目化,基层党组织承诺事项大约在10条左右,党员承诺事项在5条左右,重点围绕工作任务、完成标准、态度作风作出承诺;同时对承诺事项一季一查,根据职责要求、任务变化适时调整。 jdn*~_=*
\Q> SZw
在“评”的环节,怎样真正评出先进、评出动力?东滩矿提出了三种方式,即:“对面点”。采取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相结合,对党支部和党员逐一点评,既肯定成绩和进步,又指出差距和问题;“当面评”。采取支部书记点评的方式,对每个党员完成工作的进度、质量、效率、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公开议”。党员畅所欲言,并邀请职工代表广泛听取对党支部和党员活动效果、履行职责和兑现承诺情况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评出优秀,并督促未按期完成任务的党员干部进行整改。 8&7*[PJ~R
=S'Uux
一名党员一份责任,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目前,全矿67个党支部、1472名党员参加公开承诺,共承诺事项1万余件,件件落地有声。 s=DH3nb>
h$*A-,8
“连心工程”让职工的心贴得更近 y`VxSBI
Q
xM5!F9
元月25日,东滩矿举行职工扶贫送温暖及大病互助救助金发放仪式。95户困难职工家庭共获得救助救济金87.7万元,为历年之最。 ANRsmk
>Nbhff
这个矿在维护广大职工整体利益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逐步完善职工扶贫助困长效机制,矿工会对困难职工、患大病职工送温暖活动由“季节性”变“长期性”,变“年终关怀”为“终年关怀”。采取“听、知、解、促”的形式,深入基层对困难家庭、大病患者摸底、登记,建立扶贫档案、收集各类信息,定期走访,实行动态管理。对符合标准的特困、困难、患病职工,采取小组讨论、分级审批、张榜公布等制度,保证职工满意、领导放心。同时他们把“金秋助学”工作纳入解民忧、帮民困的实事中,千方百计挤出资金,进一步加大助学力度,拓宽助学范围,把当年考取全国高等院校的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子女纳入助学范围,据统计,仅助学金一项,在2012年就发放金19.1万元,有效缓解了职工的经济压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6T<&xO%
{~_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