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杨彦东(左)与班组成员研究作业方案
图片:

杨彦东班:“四三二”法夯实根基 HpTN)e#?p
GAM20Tlm9=
王 进 郑学雷 7
|wFIX
>1l5rVM
班组是企业的基石,效益的源泉,和谐的保障。在“五型”班组建设中,中国石油一建公司电气仪表分公司杨彦东电工班勤勉不懈,运用智慧,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以“四定位学习法”、“三再安全管理法”、“二节约施工法”挖掘潜能,广受青睐,成为施工领域班组建设中的佼佼者。 k1`6}Z++T
hAn*r1x
亮出“绝活”靠“四法” %[n tr6S[
[s".N5
电工看家本领就是技术。随着企业施工领域的不断扩大,电气专业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升级。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杨彦东在实践中摸索出成熟的“四定位学习法”。 SY>n4Yu
z~F@sl[J(o
学习定位一个“需”字,缺什么补什么。在“充电”学习中,每次遇到电气施工难题,杨彦东就会拿到班里来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共同寻找最佳解决方法。久而久之,班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由高手现场讲解,将经验传授给年龄人。 syD?
1q+
{8n2wgb
内容上定位一个“精”字,专攻薄弱环节。这个班在“充电”学习中汲取专业知识用于实践。一次施工中,鉴于电缆通往配电间是由“独芯”电缆穿管,若用普通钢管做保护套,会因电流穿过形成涡流,导致电缆发热,容易烧毁电缆,他们就用PVC保护套、白钢管做保护套,从而解决了“铁磁”效应。 .Lg}+Q
Tf#9Rpc]
方式上定位一个“活”字,不生搬硬套。杨彦东平时总是怀揣一个小本本,针对技术上遇到的难题、采取的解决途径、实际产生的效果,全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毫无保留地向班里人传授,达到技术共享。 !4;n`Aug2
vCB67YT$6
态度上定位一个“实”字,不摆花架子。班组有个火焊工叫王平,他干工作时经常需要电工知识。于是,老王一有空就跟工友学,没事的时就练练。老王说得好:“这是电工班,虽然我是火焊工,但不学电气知识就会落伍。”现在的老王,在电气接线、布线、接地方面样样是好手,成为复合型员工。 \A[#@0Ya5
l#: +M,k
成立才5年的杨彦东班,如今班组人员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达到了100%,有3人自学获得大专学历。他们在实践中大显身手亮“绝活”,几十间大型配电室、上千台电气设备、上万米电缆,都被他们“调教”得服服帖帖。 P_k>K7nw
R6WS,C@
安全管控靠“三法” t x!x*`
“三法”管控是杨彦东班安全管理的一大特色。
/1)rQf
eyC#c3Qn
细而再细检查法。在安全教育上,先模拟现场安全问题,让大家分析、判断并进行详细解答;随后在现场逐个环节确认,由班长和安全员给大家讲解处理办法,并进行再次模拟操作。通过反复的实战演练,使班组成员树立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Wk"
yXM[[
L BohmcA
实而再实排查法。在安全交底上,将安全措施一步步落到了实处。一次施工,组员刘海波在近2米的台上作业没系安全带,被巡查中的杨彦东发现,当即要求他戴上安全带。刘海波说:“按规定这个高度没事。”杨彦东严厉:“很多安全事故就是这个高度这样发生的,一旦麻痹大意,更容易出事!”说的他心服口服,立刻纠正了不安全行为。 nO!88PC
QQ6eU7WW!
慎之再慎复查法。在检查整改上,杨彦东班把“慎之再慎复查法”延伸到规范着装上。一次,一位甲方技术人员到现场在解决电气问题时,发现杨彦东班的李孝良老盯着他,好像有话要说。于是这位技术员走过去问:“你有什么事吗?”这位职工微笑着说:“你的安全帽的帽带没有系上,不安全,建议你扎紧。”此后,这名技术人员经常对人讲:“这个班的安全意识、安全素养咋样,从班里普通成员身上就能看到。” :mV^"&ZR
IR( &i9 |